創作是為了什麼,到底?


說起創作,到底是怎樣的一件事情,以及,到底為什麼想要創作,想要好好的寫寫。

2011年,那時候剛接到雲林採訪的專案,因此在攝影上想要開始專精一點,因而開始在曾敏雄老師那邊上課,而在這之前,我就是一個在ptt-dslr版、dcview、mobile01這三個大站之間跑來跑去的攝影愛好者,上了課之後,我才開始有創作的意識,因此開始很努力的去很多地方看展覽,那時,跑最多的還是1839與TIVAC藝廊,其他非攝影的藝廊比較少數。

那時候有幾個獎,TIVAC攝影獎、高雄獎。那時我對這些作品沒有什麼鑒別能力,只是想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得獎,到底厲害在哪裡,那個時候的我,完全都搞不清楚。那時的我,對於創作這件事情很不明白,只是在心底想:到底怎樣的作品才會成功?才會得獎?才能銷售?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展出呢?

對於創作的最基本的動力,其實還是:1. 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2.想搞清楚整個創作的架構體系。

更簡單來說,只是想要衝撞整個體系,看看我這個外行人,能做到什麼程度。

 

開始創作: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次剛從1839看完展覽出來,覺得很悶很悶,然後就在附近的街頭閒逛,不經意的抬頭看了天空,發現有許許多多地高樓大廈,把我們的天空佔據了,

於是,那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視角,來看這些建築物,也就是從底下看上去有一個45度角對稱的視角。「為什麼是這個視角,因為我發現這個視角的張力最強,彷彿每一棟建築物都像是一把尖銳的刀子一樣,劃開天空。」於是,那時開始瘋狂了拍攝了相當大量的建築切角,幾乎沿著台北市的每一條大街,都把所有可以拍的建築拍完了。

不過那時,我僅僅有的,只是這些從正常的視角拍上去的建築物,也就是畫面中只有一個向上的三角形。因為這套作品感覺在張力上,似乎不夠強烈到能夠表達我對於這些建築的感覺,因此開始嘗試在許多形式上的拼貼或重疊。後來,決定使用映射的方式,最後變成下面這套作品。:

「人 建築 天空 people building sky 」

no27

用鏡像映射的方式,在作品的張力上有什麼差別,是原本只有一個三角形的建築物,突然變成一個漂浮在空間的建築,甚至是一個我們不熟悉的物件、物體,也可以理解成「漂浮在空中的外星戰艦」的概念,在這個系列裡面,有些很抽象、有些則有線條的張力,有些則帶有一些自然物的奇異景象。(例如上圖的植物)。當然,在初期作品還有一些在背景的處理上不完美的狀況,例如如果天空帶有雲朵,映射下來則會變得相當粗糙,因此有些照片,直接採取了把背景去掉,填充單色背景的處理方式。

雖然這個作法會使得作品變得有一點「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成份在,不過如果實際輸出的話,因為有相紙本身的紋路,因此實際上,觀者也不太覺得那是一個單色填充的天空。

後來,這套作品在我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下,就入圍了2012的高雄獎。(因為我三件作品就只有個別丟了一張這系列的作品,當然,跟評審的愛好也有相關。)

*在本質上,這是在抒發與表達,自己在台北城市生活的感覺,將高樓大廈所帶給我自己的壓迫與束縛,轉換成這樣的作品。不過,在評論上,黃建亮老師覺得我把這些大廈奇觀化、神聖化了,而不是醜化他,在美學形式上與我想達到的效果有點不符合。

*以下是陳伯義前輩給予我的建議:我還是提供幾點來思考: (1)有些建築物的近景因焦點而模糊,似乎與其他不怎麼一致. (2)如果以低限、冷抽象的調性來思考,似乎有些圖仍然保有溫度感. (3)想像成太空站,那夜晚的建築又如何? (4)如果要讓觀看者產生天與地的錯覺,例如這構造是水平延伸且消失於頂端,那 背後(天空)除了雲這個元素外,有哪些可以運用,例如:金屬球體散在三角形外。
(1)與(2)的建議是美學範式,你還是依照你的想法來完成,我的建議那只是一種細節品味的要求而已。 至於(3)與(4)則是延續太空站的想法所發展的。 陳伯義 目前還在元素的選擇與掌握,是不是還有很多工作要來磨,例如 corner還有哪些語意, 造型上的美學氛圍要精確在那個品味? 想像力的延伸,還可以有什麼可以轉化。 通常,我每個題目在製作時,都會發生好幾個轉向,這個過程沒有上百捲以上的底片是不 可能深入的. 總是要繞一圈回來後,你才會知道"眉角"是什麼。

不過,這已經是2011年討論的面相了,後來這套作品就一直擱置著,沒有再有更多變化。(或許借此篇文,能夠有再度思索的可能性。)雖然在2015曾經在嘉義的法式餐酒館有再次展出的機會,我也藉機修正了幾張不夠完美的作品,現在則有九張完整的作品可以展出。

 

後來,我在2012年的雲林有大家出版完之後,因為那時對核四的議題很有興趣,因此在段時間內對貢寮地區做了很多的調查,在一個冬天無人的天氣,去走貢寮海灘,那時,發現海灘上有許多垃圾,但這裡的垃圾很有趣,可能因為東北季風強勁的關係,因此在每一個垃圾的後面都形成了有趣的沙丘形狀,而這個人造物就卡在沙灘上,形成一種暫時固定的風景。那時,我覺得這些沙丘非常的有意思,因此拿了兩盞閃燈在地上,試圖把這些光影強調出來。

2012 「遺留」
20121011-_MG_0058-small

然後,就入圍了2013的高雄獎。這套作品,曾經參加過young art的portfilo review,那時有些評審說這些陰影很有趣,而不是垃圾本體上很有趣。雖然在議題上,是一個全球環境的議題,也加上了一個特殊的形式,不過,好像也不怎麼成功。

然後,在創作上就進入了一種停滯,雖然有很多題材不停的在拍攝,不過好像參加比賽都沒什麼結果,讓我感到很灰心。

介紹幾組小作品:

2012「夜巡」

那時候常常去日月潭,因為是平日的關係,幾乎到了晚上的六點,就沒有什麼人,然後日月潭的環湖步道都沒有路燈,只能靠著車子的燈光照射到反光鏡與地上的貓眼石來辨識馬路,那時候就覺得,「人類如果沒有科技的輔助,在天黑了之後,還能夠行進嗎?而我們的人生,好像也在朦朦朧朧之中,依循者一點點生命中的靈光,給予我們指引,然後漫步的走向前方。 」,這套作品也有一段錄相,大約六七分鐘,過程中只看得見這些道路反射牌。

20121213-_DSC4570

2012「舞!舞!舞!」

那時候,有一次去高雄找咖啡鳥的阿欽,那時候已經打烊了,但我在等他下班,進行一些不重要的閒聊,那時候,我看見桌上的一盆植物特別的迷人,在一張大大的桌上,上面只有一盞燈光,然後我就開始很認真的拍起來。2012,那時我對攝影充滿了熱情,也對於相機這個媒材充滿了好奇,只要是我能夠操縱的功能,都會盡量的去嘗試。後來我用攝影中的改變焦段與改變焦距,在長時間的曝光中,讓靜止的植物彷彿有了生命一般的活了過了。
_MG_9155.jpg

2012「連鎖風景」
在常常迷路的中永和,那時候,常常得依靠便利商店來當做路標來認路,而那時,是我才剛知道獨立書店或者咖啡店這個概念,開始討厭這些連鎖的企業,因此,開始大量的拍攝了這些連鎖企業,在利用疊圖,在周遭的風景建築都重疊起來,變成一幅只有連鎖商店的記憶風景。

不過,這系列只做了7-11與全家便利商店,兩張,因為其他店家收集的不夠多,後來覺得好像這套作品不怎麼樣,就沒有繼續做下去。
7-ELEVEN

2013「我的人生觀」
這大概是唯一一組靜物的作品,那時候是去北藝大看評圖的時候,朋友跟我說,銀箔會著時間氧化而變色。我對於這點感到相當的有興趣,所以去買了一顆很貴的蘋果,大概是180元,然後去買了金箔、銀箔交錯的貼在這顆蘋果上面,貼一張,就拍一張照片,直到貼滿了一半。然後就一直放著,等候他的變化,大概放了半年,才變成右下角那個模樣。

列印

這個作品雖然充滿了實驗性,但是蘋果的選擇,有著人最初的那個覺醒的意義,也就是亞當夏娃的那顆蘋果,吃了之後,人類才醒過來。然後新鮮的蘋果,象徵新生的嬰兒。一張一張正方形的金箔、銀箔,象徵許許多多在我們身上的價值觀、社會制度、體系等等箝制,然後這一面充滿著光鮮亮麗,卻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腐朽。另一面刻意沒有貼的部份,則象徵了人類最原始的真誠、直覺,沒有被社會污染的那一部分。

*不過,我知道,這個解釋實在太過牽強,所以就沒有再繼續發展。

 

2013「我的世界觀」

08-20130404-_PRO1717

這個系列,是我在頻繁走訪田野的時候,在魚塭、農田裡發現的一些有趣的痕跡,我試圖將他抽象化然後拋向一個非常宏觀的景象,例如上圖的星光夜景,實際上,這是一張臭水溝的風景,而上面小小的白點,都是一隻隻蟲蛹。

不過,後來覺得自己這樣的轉換,好像沒有什麼有趣,所以拍了一些之後就沒有再發展。

 

2014~2015「see sea」

這個系列源自於2014年,三月到五月的期間,待在旭海採訪書寫,因此每天都能看到大海,於是,拍了很多的太平洋,當然也在拍攝之中,了解了山本博斯的海景系列,有多困難。這系列約莫拍了一百多張,大部分都在天黑之前一直拍到不能拍為止,當然有些特別的日子,例如日出、月昇,風景特別的有趣。

對攝影來說,這系列的困難度在於,面對同一個被攝體,能夠拍出不一樣的風景,而且,在這風景裡面,要有自己的看法。在構圖上,我選擇1:1的原因是在於,不想要這樣的畫面,被「風景化」看待,另外,構圖置中的原因,是我覺得,天空與海水,一樣的重要,所以不是上面1/3也不是下面1/3。最後,在天空裡、在海面上,我尋求一種平靜,也就是盡量的不要有戲劇化的痕跡、物件(例如很有戲的雲、很美麗的泡泡),所以我用了很多方式來抹去這些痕跡,拍攝中移動相機、轉動鏡頭的對焦環、變焦環或者是重曝,我大概都試過。

當然,追求這樣的形式與質感,完全是內心抒發的一種方式而已。

太平洋的練習:5/2 20140502_APO4362

 

2015 ~ 「依依」

這系列的創作,源自於2015上半年我大量的接觸樸門,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該如何用什麼姿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然後在自家陽台種植的過程之後,一直在尋找容器,而其實,很多東西都能夠拿來種植物,不管是雨鞋、安全帽、牛奶罐,只要有個凹洞,基本上就能夠種植。

後來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會這麼遙遠而又疏離,許多人不知道植物如何生長,僅僅依靠著人類社會系統的分工,讓我們只要走進餐廳,坐下來然後在菜單上畫上幾筆,就有食物能夠送上桌。

為了能夠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於是我開始嘗試將人體當做容器去種植植物,最後產生這套作品。當然因為身體尺度的關係,只能選擇新生的植株或者小尺寸的植物做搭配,很難有更完美的詮釋。

當然在作品發展上,採用美麗身體所拍攝的作品大概都拍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身體上所有能夠放置的區域與植物,都用盡了,想不到更好的作法,大概有二十多張。

2015.12 因為上了exlab,了解到,一些反常態美學的身體作品,或許可以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方向,因此開始嘗試拍攝超級肥胖的身體,並且將攝影主體反過來,畫面變成有大量的植批,然後露出少部分的身體。
依依(人厭槐葉蘋)

 

2015~「台灣真寶」

這一系列最起始,也源自於待在旭海書寫的期間,因為阿塱壹古道是台灣唯一天然海岸線,因此在出版之後,開始去很多地方分享,也讓我自己開始對台灣其他海岸感到好奇,於是有段時間我幾乎走遍了台灣的所有海岸線,於是發現了非常非常多的垃圾(順帶一提,台灣最骯髒的海岸線在桃園的竹圍漁港的南方。),其中有些垃圾非常的有趣,具有類似石頭的質感,而其實他們都是人類所丟棄的廢棄物,例如:泡綿、橡膠、樹脂、磚塊+水泥。經過大自然力量的清洗,變得渾圓而又富有肌理。

在初期的作品處理上,我希望能將這個物件,拋向雅石收藏的脈絡,所以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去找訂做石頭底座的廠商,(經過一些努力)就做好了,但當時,我還不懂如何去欣賞雅石,所以就全部製作了底座。做完底座之後,我先用商業攝影的方式,拍攝單一石頭的照片,不過總覺得有點無趣,所以開始找尋,收藏的歷史,中國到底在什麼時代有收藏石頭、物件、珍寶的習慣,於是,我找到了杜堇的名作「玩古圖」,於是跟故宮申請了圖片檔案,再請一位ptt的高手,把桌上的物件置換成我所收藏的物件。
[完成圖]明杜堇玩古圖

製作完成之後,輸出在近似宣紙質感的紙張上面,在用捲軸裱褙的方式展示。

除了上面這個子系列,還有另一個子系列「藏家」,是找尋真的有在收藏雅石、奇石甚至木雕、化石的藏家,去了解他們收藏的脈絡與欣賞石頭方式,其中一位藏家常常被邀請去做評審,因此我才比較了解,他們如何欣賞石頭,評鑑石頭,也有不同欣賞的脈絡。

於是我在這些藏家的家庭布置裡頭,放入一個我所撿拾的物件,然後一起拍照,塑造一種「這些物件真的被收藏,而且跟其他的石頭放在一起」如果是不了解脈絡的觀者,在欣賞這個畫面的同時,是不會意識到,裡頭有一件「偽收藏」。

12469543_539643759548238_5483461019532402149_o

最後一個子系列「真寶溯源」,是我把這件收藏,實際回到撿拾地,去拍攝一幅作品,等於是揭開謎底,讓大家知道,這個物件來自何方。

20151015_APO8894

若依照觀看順序,1.玩古圖 2.收藏 3.溯源,觀者會有一層一層撥開面紗一般的欣賞經驗,最後恍然大悟。

不過,為什麼會開始操作現成物,主要是因為長期受到陳伯義的質問:「為什麼要用攝影呢?其他媒材不行嗎?」讓我開始思考,攝影這個媒材的獨特性與限制性,然後也開始思考與其他媒材結合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一種,攝影還沒專精就開始跨界的行為) 這作品第一次看到這個物件,直覺上就跟我在台東看到許多販售許多西瓜石的店家聯想在一起(屏東旭海以及台東安碩,那邊有很多美麗的南田石,所以那時候才開始去接觸石頭收藏的領域),所以一開始就把這件作品丟向賞玩石頭的脈絡去發展。

也就是某一次YT在演講中講的偽裝,例如把某種好笑的事情,丟入中國歷史裡頭,或者把自己的日常無聊雜記,偷偷偽裝成報紙,讓讀者以為讀到的是什麼重要的新聞,結果是個無聊到不行的生活日記,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概念。

 

由於創作已經邁向第五年,加上YT一直強調,作品發展要有脈絡,「你可以在藝術家的不同作品之中,看到他如何思考攝影,思考自己與創作的關係……」所以我就努力把這篇文章寫出來,希望對自己有點幫助。

若以上[稍微成套]的作品來分析疏理,大致上可以歸納以下幾種大脈絡的作品:

有關環境:2012遺留(海洋垃圾)、2013我的世界觀(鄉野痕跡)、2015台灣珍寶(海洋垃圾)

生存焦慮:2011 人 建築 天空(高樓大廈)、2012連鎖風景(全球化、跨國企業)、2013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框架)、2013夜巡(盲目中僅能依靠指引前進)

人與自然的關係(簡單來說也可以併入生存焦慮一脈絡):2015依依

靜物(內心投射、心像):舞!舞!舞!、see sea

 

老實說,自己歸納出來也下了一跳,原來生存焦慮這件事情佔了很大的部份。
接下來,就看看怎麼繼續往下走吧!

2016.1.19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