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為什麼老師是老師

自從我在出版了雲林一書之後,就會受邀到一些協會、機關分享,那是第一次被叫做「老師」,一開始非常的不習慣,也希望大家不要叫我老師。

老師這個職位在我心目中是非常崇高,而我本身的知識學問並不足以能夠被稱上「老師」,而後陸陸續續的一直走到現在,開始思考「老師」這件事情。

在慈濟以及某些宗教團體裡面,只互稱「師兄」、「師姊」,或者是交大校友會也是一律互稱「學長」,這是尊重每一人的專業與背景,每一個人的才能都是互有長短,因此尊稱對方。所以我回想求學時期的「學弟妹」的稱呼自覺非常的不恰當,應該都稱為夥伴或是朋友。

「老師」這件事情也是一樣,因為你有勝於對方的「某些事情」而得以被尊重。

對於攝影來說,你所學習的對象,有可能是在「拍攝經驗」、「看過的作品很多」、「編輯過很多作品」、「看過很多書」、「用過很多器材」、「得過很多獎」、「知道很多事情」以上的點,勝過你。

但是教學,真的能夠把這種經驗落差補足嗎?

1.拍攝經驗:很多感覺,沒有經過大量拍攝是沒法感覺到的。要得追上,就只能靠時間與努力。但是經過大量拍攝的老師,真的會比你厲害嗎?如果沒有經過許多思考與辯證,那也只是以老賣老。

2.看過許多作品、編輯過很多作品、看過很多書:無解,只能多學習。

3.用過很多器材:而器材經驗使用的差距也是一般學生最無法補足的部份,或許也是一般老師最可以拿來說嘴的一件事情,雖是如此也是最容易追上的一項。

4.得過很多獎:證明作品有點水準(該單位認證),但不一定能有系統的傳授知識。

5.知道很多事情:利用資訊落差來販售知識。

*以上幾點也可以用來評斷,到底對方夠不夠格成為你的老師。

很多因素都能讓[對方]成為你的老師,但有些老師很妙,他會告訴你你這樣不對,但是卻不告訴你為什麼,賣一個關子讓你摸不著頭緒。這有幾種情形,一是老師本身底子虛,怕漏餡,二是學習只能靠自己去思考,沒法教。

我心目中的老師與教學形式應該是將老師的思考模式與脈絡傳承給學生,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知識庫,而最寶貴的就是他形成脈絡與架構的過程與思考。「到底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品?」「因為看到XX所以想研究OO。」「他同時期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跟我有什麼不同?」

而我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唯二要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形成自己的脈絡與知識架構」

最近也在思考,為什麼專家會變成專家,老師會變成老師,而我們常常去很多地方或是聽老師講課,聽完之後為什麼不會變成這些專家呢?起源還是來自我們的內心對於知識的渴望。

遇見一件事情的三個反應:

「……….」:有聽但沒進去腦海裡,覺得知識這東西真是麻煩,我不需要。

「阿!我知道了!」:在知道某些事情之後,就嘎然停止對於知識的追求,這是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還是平凡人。知道,但不會繼續追問。或許這件事情會變成種子放在心底,或許哪天會變成一棵大樹。

(我是屬於這種人,喜歡知道很多事情但不會深入)

「好有趣阿!可以再說多一點嗎?」:某件事情引起了興趣,因而繼續追問下去,最後累積了成果,於是變成專家。

對於學習,「如何讓更多人燃起對於知識的渴望」,這件事情或許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事情。

無意識觀看

若從別人無意識觀看而拍下的照片,經過影像編輯或是疏理之後,在影像脈絡之中把觀看的點疏理出來,可不可行?

Googler街景是機器無意識的觀看,經過編輯、框取之後所體現的是攝影師的觀看。但是從別人的照片中挖出來的,是代表觀者的見與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