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殺的作家詩人與畫家


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個問題或許你問過自己
甚至你為此失眠為此傷感
但後來你繼續吃飯繼續睡覺繼續刷微博
忘記了這個問題給你帶來的短暫的痛苦

但有些人卻因此而離去
他們或懷著絕代的文字與情懷
或懷著絕望的憤怒與悲情

那些自殺而亡的詩人作家與畫家們
我們未曾觸到過他們的那種痛苦或不痛苦
但我們站在海邊的時候會想起春暖花開
當我們走在麥田的時候會想起怒放的生命
……

1890年 梵高走進一片金色的麥田,面對著太陽自殺了
1893年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喉嚨
1905年 中國近代作家陳天華蹈海自殺
1914年 奧地利詩人喬治·特拉克爾曾因開槍自殺被送進精神病院,而後服藥自殺
1916年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病債交迫精神空虛,在自已的臥室注入過量的嗎啡自殺
1923年 日本著名作家有島武郎在輕井澤管別莊與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縊
1925年 俄國詩人葉塞寧於因精神抑郁在旅館的暖氣管上上吊自殺
1927年 詩人兼學者王國維投湖自殺
1927年 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由於生活與理想的極度矛盾,服安眠藥自殺
1930年 前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自殺,並留下《致大家》遺書
1932年 美國詩人哈特·克萊恩跳海自殺
1933年 現代詩人朱湘在南京采石磯投水自殺
1933年 美國女詩人莎拉·蒂斯代爾服安眠藥在紐約寓所的浴缸裡溺亡
1937年 拉丁美洲短篇小說家基羅加自殺
1937年 匈牙利詩人尤若夫·阿蒂拉在12月3日臥軌自殺,年僅32歲
1938年 意大利女詩人安東尼亞·波齊自殺
1941年 前蘇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回國後,在偏遠的小鎮葉拉步加自殺身亡
1941年 前蘇聯女詩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殺
1941年 飽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國女作家弗吉尼婭·伍爾夫投入馬斯河自殺
1942年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寓所與自已的妻子一起服毒自殺
1948年 太宰治於《人間失格》發布後自殺
1950年 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維澤
1956年 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自殺
1961年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病症和精神的困擾下手持獵槍對准了自己的太陽穴
1963年 自由派女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經過艱難的四次自殺後死亡
1965年 南非女詩人英格立德·喬科自殺
1965年 美國詩人倫德爾·嘉雷爾撞車自殺
1966年 中國的現代作家老舍投太平湖自殺
1966年 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雙雙自縊
1966年 新月派詩人陳夢家不堪文革自殺
1967年 智利女詩人維沃萊塔·帕拉自殺
1968年 作家楊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藥自殺
1968年 詩人遠千裡用刀片割頸動脈而死
1970年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日本自衛隊總監室剖腹自殺
1971年 著名詩人聞捷不堪與戴厚英的“跨階級戀愛”用煤氣自殺
1972年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氣管自殺,生前他極力反對自殺
1972年 美國現代自由派詩人約翰·伯利曼在明尼蘇大學自殺
1974年 美國自由派女詩人安妮·塞克斯頓自殺
1987年 女詩人蝌蚪割靜脈自殺
1989年 詩人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
1991年 詩人戈麥在圓明園附近投水自殺
1991年 台灣作家三毛在榮民總醫院的衛生間裡,用絲襪上吊自殺
1993年 詩人野牛自殺
1993年 詩人顧城砍傷妻子謝燁(後不治而亡)後在一棵樹上吊頸而死
1995年 著名女同性戀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殺
1996年 著名詩人、報告文學家徐遲從六樓病房陽台上跳樓自殺
2004年 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用手槍在美國加州洛斯蓋多自殺於汽車內
2004年 年輕作家殷謙在肯德基將毒藥和著熱巧克力飲料一起吞下(未死)
2005年 文壇明日之星美國作家崔斯坦·伊格夫在家鄉賓州的蘭卡斯特自殺
2006年 日本女作家鷺澤萌在其獨居的家中自殺身亡
(整理不全且可能有誤,歡迎補充和糾錯)

許多人會說:當生活失去原本的意義時,我也會選擇自殺
然而什麼是原本的意義呢
人何以在唯一的此生中殺掉自己

最後,奉上茨維塔耶娃的話:
我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訣別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逢時;
都是在分離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融時;
都是偏向死,而不是生。

via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900696/

1.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思想家和偉大的政治家。《離騷》《九章》《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

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2.傅雷: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傅雷(1908.4.7—1966.9.3),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字怒安,號怒庵。長子傅聰,次子傅敏。傅雷翻譯的作品,主要為法國文學,巴爾扎克15種,羅曼羅蘭4種,莫羅阿3種,梅裡美2種等。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58歲的翻譯大師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毆打、凌辱,從被單上撕下兩條長結,打圈,系在鐵窗橫框上自盡。兩小時後,他的夫人朱梅馥從一塊浦東土布做成的被單上撕下兩條長結,打圈,系在鐵窗橫框上,尾隨夫君而去。

3.老舍: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慶春,老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須溝》《茶館》。

文革中,老舍遭到惡毒攻擊和破壞。1966年,他被逼無奈,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終年67歲。死前,他對自己的孫女說,來,和爺爺說再見。

4.王國維: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人。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學,哲學家,國學大師。與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是同鄉。
他真正的學貫中西,精通文史哲地,他取得的學術成就令後人仰望。他的研究領域涉獵詞曲、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歷史地理考古,每一項都成績斐然。

1927年的初夏,陰歷五月初三,王國維轉了兩圈,看看周遭無人,一頭栽進頤和園昆明湖。

5.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

他的好友,詩人西川這樣說他,他純潔,簡單,偏執,倔強,敏感,愛干淨,喜歡嘉寶那樣的女人,有時有點傷感,痛苦起來幾乎沉浸其中之不能自拔。他迷信短命天才,景仰狂飆突進時期的歌德。

1989年3月25日,他在山海關蹓跶了一下午,3月26日又在那閑逛了一上午,中午開始延著鐵道朝龍家營方向走去。隨後,傳來消息,年僅25歲的詩人海子臥軌自殺。

6.朱湘:與落花一同漂去, 無人知道的地方……

朱湘(1904-1933),現代詩人,與饒孟侃(字子離)、孫大雨(字子潛)和楊世恩(字子惠)並稱為“清華四子”,詩重格律形式,詩句精煉有力,莊肅嚴峻,富有人生哲學的觀念,字少意遠。他是新文學時代同徐志摩,郭沫若比肩的詩人,魯迅贊美他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中國的濟慈。

1933年12月4日,他由上海乘“吉和輪”赴南京。次日清晨,他拿出香檳,狂歡般的一邊喝著一邊誦讀著海涅的詩,當船過李白撈月的采石磯時,他縱身一躍,跳入滾滾波濤……

7.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

顧城(1956-1993),是朦朧詩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詩集《白晝的月亮》《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北方的孤獨者之歌》《鐵鈴》《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顧城新詩自選集》。逝世後由父親顧工編輯出版《顧城詩全編》。

1993年10月8日,新西蘭北部一個小島上,詩人顧城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妻子謝燁,則倒在島上的一條路上,頭部被丈夫用斧頭砍傷,後不致身亡。

8.陳天華: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誰遣警鐘鳴?

陳天華(1875-1905)。1905年11月,由日本文部省頒布了一項《取締清韓留學生規則》。引起旅日中國學生的不滿。學生們組織罷課以示抗議。但是在罷課過程中,學生領袖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宋教仁主張大家全部回國,而汪精衛主張繼續留日忍辱負重,以圖東山再起。由於學生會的內訌,導致罷課運動草草收場,日本報紙發表評論,嘲笑“支那人放縱卑劣,團結薄弱”。陳天華悲憤交加,寫下了《絕命書》,用生命來抗議侮辱,以示尊嚴。

次日,在東京大森海灣投海身亡。

9.張純如:忘記歷史的人將重蹈歷史覆轍。(喬治·桑塔亞納)

張純如(1968.3.28—2004.11.9),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出生,在伊利諾州長大。作家張鐵軍的孫女。1989年從伊利諾大學畢業後,曾在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當記者,後來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學位,並開始全職寫作和演說。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影響力深刻,引起了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對這段歷史的關注,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

2004年11月9日,她用手槍在加州洛斯蓋多自殺於汽車內,年僅36歲。

10.三毛: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

三毛(1943.3.26-1991.1.4),英文名echo,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加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一九八四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主要作品有文集《哭泣的駱駝》《萬水千山走遍》 《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溫柔的夜》等,漫畫《娃娃看世界》,劇本《滾滾紅塵》。

1991一月二日,三毛因子宮內膜肥厚入院檢查治療。一月三日,進行手術。一月四日凌晨,在醫院以絲襪自縊身亡。享年四十八歲。

11.楊朔:作為一個人,要是不經歷過人世上的悲歡離合,不跟生活打過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義。

楊朔(1913-1968),現、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櫻花雨》《香山紅葉》《畫山繡水》《茶花賦》《海市》等。楊朔是當今文壇一再精辟闡述散文詩化理論,並認真實踐,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作家。

1968年7月底楊朔要求上書毛主席和要求與單位領導談話,均遭拒絕。絕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藥自殺。

12.津島修治,筆名太宰治: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

太宰治(1909-1948)。他的作品,都是對自我生活的寫照,主題也頗多重和。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中學時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倒。1935年因短篇《逆行》成為第一屆芥川賞的候選作品,被認為是新進作家。1939年,太宰治30歲,與石原美知子結婚,並於同年秋以《女生徒》一書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1948年,以《如我是聞》震驚文壇,並著手寫《人間失格》,直到《第二手記》完成。

在寫完最重要的小說《人間失格》之後,他旋即投水,這部作品可以說算是天鵝之作,蘊藏了他一生的遭遇與映射。

13.芥川龍之介:兩年來我一直在思考死這件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其代表作品有《羅生門》《竹林中》《河童》。芥川龍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具有現實主義傾向。日本從1935年起設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學獎”,它一直是獎勵優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學獎。

他曾經很多次的嘗試自殺,他迷戀死亡。他在遺書中寫道:我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後來,日本研究者說,他太執著與藝術家的人生,他對自己未來寫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懼。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時局、家族矛盾的多重折折磨下,他把自己兩年多來的思考變成了實踐,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藥。

14.三島由紀夫:可我心之所向是黑夜,鮮血和死亡。

三島由紀夫(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本名平岡公威,是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制作人,電影演員。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曾二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贊賞,對日本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外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

15.川端康成:再沒有比死更高的藝術了,死就是生。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出生在大阪。他的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他迷戀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陀氏作品中的孤苦與漂泊與他產生了極大的共鳴。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 主要作品有《雪國》《古都》《千只鶴》。1968年憑借這三部作品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曾經反對自殺,因為“不管多麼的厭惡現世,自殺是種幼稚的不覺悟的行為。”但是輪到自己時,他卻很平靜的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生,自殺最好不要寫遺書。在死前的幾小時,他對家人說,我出去散步了。之後他的助手在寫作公寓裡發現他把煤氣管含在了嘴裡。

16.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主要作品有:《非洲的青山》《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危險的夏天》。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後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簡潔的文字、鮮明的形像、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構成”冰山原則”的四個基本要素。

1961年6月2日的早晨,在愛達荷州凱徹姆鎮寓所裡,海明威把一支銀子鑲嵌的獵槍裝上子彈,然後塞進自己的嘴裡,兩個扳機一齊扣動。這是他生前最喜愛的獵槍。

17.居伊·德·莫泊桑: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莫泊桑(1850—1893),法國短篇小說巨匠。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

19世紀80年代後期,他陰郁苦悶與絕望情緒的日漸加強,在弟弟死後終於爆發了出來(他弟弟也是精神病患者)。他在弟弟的墓碑前大聲痛哭,以為墓碑上寫的是自己的名字。1891年病情急轉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處求醫,但又繼續迷戀於放浪的生活。1892年1月2日,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喉嚨,卻自殺未遂,五天後他被送入精神病院。

18.傑克·倫敦:當生活變得又痛苦又讓人厭倦的時候,死亡就會前來哄你睡去,一睡不醒。

傑克倫敦(1876-1916),生於舊金山,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作品充滿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陽剛之氣,主要有《馬丁·伊登》《荒野的呼喚》。

1916年11月22日,傑克·倫敦在他的豪華牧場裡服用過量嗎啡自殺。

19.謝爾蓋·亞歷山大羅維奇·葉賽寧:再見吧,我的朋友。

葉塞寧(1895-1925),俄國田園派詩人。1914年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識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並出版第一部詩集《亡靈節》。1916年春入伍,退伍後與賴伊赫結婚。1919年參與發表意像派《宣言》,後來又寫了《生活與藝術》。1921年與鄧肯結婚,第二年出游歐美各國,1923年返回蘇聯,並發表文章批判美國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托爾斯塔婭結婚,11月住院治療精神病。

1925年12月28日拂曉前自縊於列寧格勒一家旅館。死前,他咬破手指,用血寫下絕命詩。
他死後一年,對他無限鐘情而又被他一再錯過的別妮斯拉夫斯卡婭在他墳前,為他殉情而死。又一年後,伊莎多拉鄧肯在披上長圍巾,坐到汽車裡,圍巾卡在了汽車輪子下,然後汽車發動了,再之前有人聽到她說,我要向著光明之國去了!

20.弗吉尼婭·伍爾夫: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伍爾夫(1882-1941),英國女作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芙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裡派的成員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燈塔行》《雅各的房間》。

她出身名門,容顏秀麗。早年父母離世,並被同父異母的兄長性侵害。厭惡性生活,更不願生兒育女,對於同性的依戀甚至一度成為她感情世界裡的重心。她不可救藥地依戀著姐姐瓦奈薩,甚至采用一種最為出人意料的極端方式——和姐夫克萊夫調情,並以其作為自己的感情替身或者說傀儡。
她有一位全身心愛她的丈夫,在她病發的時候一直鼓勵和照顧著她,伍爾夫自己都承認,如果沒有他,我早就開槍自殺,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她的精神世界永遠都是孤獨的,在給倫納德的遺言中她這樣寫到:“我不能再毀掉你的生活了。我想,兩個人不可能比我們一向更開心了。”

1941年3月28日,伍爾夫來到烏斯河畔,在衣服口袋裡面放滿了石塊,一步一步向河中心走去,之前她的印刷廠和別墅相繼被炸毀。

21.斯蒂芬·茨威格: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像棋的故事》《偉大的悲劇》等。

希特勒上台前,茨威格便看出法西斯包藏禍心,絕非善類。茨威格一早便看清了法西斯的罪惡本質。他是歐洲人文主義最忠誠的信徒,他博愛正直,一生為和平奔波。他深受佛羅伊德的影響,擅長心理分析。歷經兩次大戰,大蕭條,流亡生活,他對人類未來最美好的設想全部被炮火毀滅。

1942年2月23日,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南美巴西服毒自殺。

22.西爾維亞·普拉斯:死,是一門藝術,所有的東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

普拉斯(1932-1963),主要作品《鐘形罩》。她是自白派中最年輕最有藝術才華又最早自殺的女詩人。所謂自白,就是以極為坦白的方式來揭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她運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日常生活的東西,來表示悲觀絕望和混亂脫節。無論是野蠻情緒、性裸露、自殺意圖,一切對她都是那麼親近可愛而不再感到恐懼。1982年,獲得普利策獎。

1963年2月11日,倫敦,突然陷入極端的抑郁中。她扔下鋼筆,打開煤氣罐的閥門。

23.安妮·塞克斯頓:我盼得那麼苦又盼了那麼久的死亡。

安妮·塞克斯頓(1928-1974),美國著名女詩人。1967年因詩集《生或死》獲得普利策獎。主要詩集有:《去精神病院半途而歸》《生或死》《變形記》和《死亡筆記》。她是現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之一, 美國著名自白派詩人,西爾維亞·普拉斯的摯友。

她自己是這樣概述早期的前三本詩集的:在第一本書中,我提供了瘋病的體驗,在第二本書中,我談到瘋病的原因,在第三本書中,我最後發現我在決定是應該生還是應該死。在普拉斯自殺後,她寫了一首悼念詩,說她是賊,搶走了本該屬於她的死亡。

1974年10月4日下午3時半,她名聲如日中天的時候,在自己的車庫裡以一氧化碳中毒的方式悄悄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24.弗謝沃洛德·米哈伊洛維奇·迦爾洵:我實際上是僅僅用我不幸的神經來寫作,每個字母費去我的一滴血。

迦爾洵(1855-1888),俄羅斯小說家。1876年開始發表作品,寫過關於繪畫的文章,主要成就是短篇小說,受到列·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等的贊許。以心理分析著稱。代表作有《四天》《膽小鬼》《藝術家》《棕櫚》《紅花》《偶然事件》《娜傑日達•尼古拉耶夫娜》。

1880年因他曾加以營救的一位青年革命者慘遭殺害而深受震動,遺傳性的精神病反復發作。1888年跳樓自殺。

25.茨維塔耶娃·瑪琳娜·伊萬諾夫娜:我不活在自己的唇上,吻了我的人將會失去我。

茨維塔耶娃(1892-1941),現在已被公認為俄羅斯20世紀最優秀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生於莫斯科,自小受普希金影響。她的詩以生命和死亡、愛情和藝術、時代和祖國等大事為主題,被譽為不朽的、紀念碑式的詩篇。主要作品有《裡程碑》《魔燈》《俄國以後》,她一生都在追求愛情,渴望心靈之愛。

父親是莫斯科大學的藝術史教授,俄羅斯第一家精美藝術博物館的創建人。母親有德國和波蘭血統,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是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的學生。自幼顯現出了極高的文學天賦,革命爆發,和丈夫分離,最後,丈夫參加白軍以顛覆革命罪被處死刑。為生存掙扎的茨維塔耶娃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幫助下找些譯書的活,與兒子穆爾相依為命。1941年德蘇戰爆發,茨維塔耶娃與16歲的兒子疏散到葉拉布加鎮。穆爾與她關系不好,常常惡語相向。茨維塔耶娃傷心之至,為了生活所迫,她申請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可卻被拒絕,絕望和貧困折磨著她。

1941年8月31日,她自縊身亡。

26.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馬雅可夫斯基:我沒有大海,除了你的愛,沒有太陽,除了你的愛。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著名的俄國詩人,代表作有《我們的進行曲》《革命頌》《列寧》《澡堂》。他的喜劇諷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義,並在戲劇藝術上有創新。

但他不是一位純粹的革命詩人,他頌揚革命,因為他認為這是他夢中創造的理想生活。他衝動,敏感,多情,為了愛不孤一切,他的愛情詩寫的和革命詩一樣熱血沸騰。他一生愛過很多女人,每一次都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又被自己狂熱的愛傷害到了自己。死前還給自己摯愛的情人寫到,我愛你,回到我身邊來吧!

1930年4月14日早晨,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的家中開槍自殺。他死前曾被蘇共批判,被排擠出了無產階級詩人的行列,對他打擊巨大。

27.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法捷耶夫:我終身熱愛的藝術已經被無知的人所扼殺。

法捷耶夫(1901—1956),俄羅斯古典文學傳統的繼承者,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之一。他身後只留下了兩部作品《毀滅》和《青年近衛軍》。作為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他追隨領袖,作為一個作家,他想擺脫斯大林模式對文藝創作的束縛,他一直身處這種矛盾之中。但是身高權重,他終究無法戰勝自己的軟弱。斯大林死後,作為曾經的作協總書記,他被輿論唾罵,比較著名的有,斯大林的棍子,無恥政客,權利總書記等等。

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在莫斯科寓所內開槍自殺。

注:資料均來源於互聯網,個人不過充當了收集整理撰寫的角色,日後可能會有補充。

原文地址:http://hanminzhu116.blogbus.com/logs/42913326.html

發表留言